中国生态环境绿色转型发展将提速!
发布日期:2021-09-13
6月5日是六五环境日,生态环境部、中央文明办等部门在青海西宁举办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。近年来,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,生物多样性下降势头得到基本控制。在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,生态保护体系加快完善,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图景正在加速绘就。
在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,生态保护体系加快完善,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图景正在加速绘就。
今年三月,青海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救助的雄性成年雪豹“凌蛰”被成功放归,关注着“凌蛰”信息的青海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副主任齐新章发现,近三个月来,这只年轻雪豹已经迁徙近千里,这为当地生物多样性的恢复和生态环境的改善提供了证据。
齐新章告诉记者:“之前放归的那只雪豹放到海北的门源了,但是后面这段时间它*路跑到海东,*看前面不适合生存,然后扭头往回返,加起来可能有近千公里。第二天还是第三天,就监测到它吃了*只岩羊。它能迁徙那么远的距离,说明这*片区域都属于它的生活区域范围,这整个生态系统是很完整的,而且分布区是连贯的,不是碎片化的。”
就在“凌蛰”的放归地,22岁的牛抓西文学今年刚刚成为祁连山国家公园仙米片区的*名zhuan职巡护员。现在正是马兰花盛开的季节,每天,他要花四五个小时巡遍寺沟管护站所管辖的区域,检查病虫害、排除火灾隐患。作为土生土长的藏族小伙,他看着当地生态保护力度逐年加大,这两天他们还布设了*批新的红外相机,试图捕捉豹猫的踪迹。“我们日常巡护过程中,在这边能看到马鹿、狍子之类的,成群结队的。”牛抓西文学说。
珍稀的普氏原羚种群数量已大幅上升。
作为zui*华、zui珍贵、zui核心的自然生态资源保护地,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以来,各地加大力度,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积极成效,珍稀野生动物实现恢复性增长。《2020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》显示,2020年,中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、稳中向好。生物多样性下降势头得到基本控制,生态系统格局整体稳定,生态安全屏障基本形成。
青海省生态环境厅生态处处长任勇说,随着科技管护手段的提升和公众生态环境保护观念的改变,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图景正在加速绘就 。“现在从各个保护地包括很多机构研究、观测的结果来讲,主要有两个特点,*是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在增加,二是活动范围在扩大。比如雪豹,从过去我们观测到的只有在三江源的局部地区(活动),现在祁连山地区甚至祁连山东段,也都发现了其活动的范围和踪迹。活动范围的扩大,说明群众意识改变,包括管护手段的提升是有效的。”
生态环境部表示,“十四五”时期是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,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,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,激发绿色低碳的新动能。
数据显示,2020年,全国337个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87.0%,同比上升5.0个百分点;细颗粒物(PM2.5)浓度降至33微克/立方米。全国地表水国控断面水质优良(Ⅰ-Ⅲ类)断面比例同比上升8.5个百分点,达到83.4%。近岸海域水质总体稳中向好。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19年下降1.0%,比2015年下降18.8%,超额完成“十三五”任务目标。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在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表示,进入“十四五”,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要进入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、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、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关键时期。下*步,生态环境部将会同相关部门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,继续实施污染防治行动。
黄润秋说:“坚持*准治污、科学治污、依法治污。绿色发展,就其要义来讲,是要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问题。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,就是要彻底改变‘大量生产、大量消耗、大量排放’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,我们将把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为总抓手,推动制定实施碳达峰行动方案,进*步强化降碳的刚性举措。综合运用‘三线*单’等手段严格控制高耗能、高排放项目建设,遏制高碳高排放的旧动能;培育绿色低碳技术和产业,激发绿色低碳的新动能。”
同时,生态环境部也将全面加强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监管。
黄润秋表示:“我们将着力提高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和稳定性。推动加快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,完善自然保护地、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制度;加快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、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,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。”(来源: 央视新闻客户端)